close
前陣子隨著如潮的佳評,我也去看了海角七號,看完後覺得不如我的預期,也因此沉澱了些日子才擬好自己的感想。

當然啦,海角七號比起十年前那些朱延平啦、軍教片之類的國片確實有所不同,但對我來說,得到的感動絕對不比我很小很小時候看的稻草人、青青校樹、或是魯冰花來得多,雖然我很喜歡恆春小鎮的風情,雖然茂伯的直率總讓我大笑,雖然配角的演技鄉土的讓人感動,雖然情境貼近我童年生活,但

我實在不喜歡這個故事,我真的討厭男主角的性格設定,我看不出林曉培的演技與角色背景。

我個人覺得故事的架構有點鬆散,而且無法理解大時代的小人物悲劇(七封情書)和現實故事中的關聯性,別跟我說因為阿嘉當了郵差,決心把信投遞成功之類的,會太扯。

我非常討厭阿嘉這個角色的設定,除了時間上的推斷無法理解外(除非范逸臣的年紀設定已經33歲以上,因為他在劇中說他已經在台北徒勞無功的努力了15年了),他對理想放棄的不甘不願,對現實居服的半推半就,表面接受別人的好意卻淨幹些假反骨真耍脾氣的舉動,一直自以為團長的對團員發飆又不肯負起團長的責任,徹頭徹尾是個嗶(消音)。

尤其劇中有個恰恰作為對比的馬拉桑(馬念先演的,叫林宗仁嗎??),他面對現實面對責任,盡百分之兩百的力作他業務該做的事,彎得下腰丟得起臉付得出關心,除了連原本嘲諷他的代表都肯定了他的努力而接受他,連原本嫌棄他的飯店櫃檯小姐都看上了他,更深刻的顯現出阿嘉這角色的嗶(再次消音)。

林曉培的演技....嗯......我不太理解.......,但都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畢竟她的戲份不多,但是快尾聲時和友子的交談部分,她情緒之激動到我不得不在腦海裡為她的背景自以為是的編了個故事來合理化她的表現:不顧阿罵的阻止愛上了日本男人,放話要斷絕關係後將阿罵推到在地,便和日本男人手牽著手逃出家門,而後懷了日籍男友的孩子卻慘遭拋棄,最後只得回到家鄉在當地飯店當清潔婦,再也沒臉回家見阿罵也認為阿罵永遠不會原諒她,所以在聽到與阿罵有關的事情後激動得全身連夾著菸的手指也顫抖,喉頭忍不住起伏。這樣應該有合理到吧?我想我有編劇的天份也說不定。

嗯,看完的心得大概就是這樣。

並不是海角七號不好看,只是它確實沒有我想像中的好看。

另,看到阿嘉悶不出聲的把信盒放在友子旁的椅子上這一幕讓我笑到不行,不得不在心裡OS:怎麼可以這樣呢!這樣友子會以為家裡有小精靈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rewasser 的頭像
    purewasser

    小花愛生活

    purewas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