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事女神: The Undomestic Goddness
雖然不是特別好看,但有吸引人一直看下去的簡單連貫劇情和與現實雷同的周邊人性特質,所以即使今天是累到快乾掉的運動會,剛剛還是花了兩個小時一口氣的把這本小說看完。
沒有到大推的程度,畢竟人生嘛,不就是看似無限可能的背後潛藏畏頭縮尾的猶豫嗎。
我一直很喜歡看張曉風的散文,最近最喜歡的就是92年出版的《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其中有一篇〈戈壁行腳〉,最後段提到她們吃了一種用熱石頭燙熱羊肉的成吉思汗餐,是成吉思汗出成前吃的食物,而張曉風這麼說著:
此刻我們並不要出征,卻也享盡美福,不禁愧然------然而生命中的好事都是在惶愧中承受的吧?我沒有開天闢地,我沒有鑿一條溪或種一朵野花,我不曾餵一頭羊釀一瓶酒,卻能一一擁有,人在大化前,在人世的種種情份前也只有死皮賴臉去承恩罷了。
啊!不知道生命本身算不算一場光榮的出征?不知道和歲月且殺且走邊纏邊打算不算一種悲激的巷戰?與時間角力,和永恆徒手肉搏,算來都註定要傷痕累累的。如果這樣看,則大英雄出征前的這一鍋犒軍的「賀爾賀德」(指帶汁控肉),我或者也有資格猛喝一口酒而大嚼一番吧?
最近的我有點憂鬱。
天氣冷或許也佔了一部份因素,但我想,主要的還是明知道該怎樣做卻提不起勁的發懶,然後又對這樣的自己感到生氣與無力吧。
〝現在研究所那麼好考那麼好畢業,我真搞不懂你為什麼不去念?〞
〝你完全不想念研究所?不想探求任何問題?你的心靈成長已經停滯了嗎?〞
超好看的一本書,篇幅很短,但是把女人對已離開的男人那發了瘋似的發燒性偏執描寫的十分入骨,果然是有經驗才寫得出來的。
為什麼說發燒性偏執呢?因為雖然燒起來似生猶死,但熱度過了就好啦!
超推薦被劈腿或懷疑被劈的女生看。
在歐茲國度裡,動物會說話,並且為了被當成頭等公民而奮鬥。蒙奇金人尋求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錫鐵樵夫則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還有一位綠色皮膚的小女孩艾法芭漸漸長大,成為惡名昭彰的「西方壞女巫」……
當桃樂絲在《綠野仙蹤》裡戰勝了邪惡的西方女巫時,我們只聽了她的片面之詞。而她的強敵,神祕的女巫呢?她是哪裡來的?她怎麼會變得那麼邪惡?而邪惡的真正本質為何?
馬奎爾給了西方女巫一次機會讓世人認識真正的她。從綠色皮膚進入她個人的成長背景,一步步慢慢剖析她的心路歷程,讓讀者深刻了解她的痛苦、快樂、情慾。這位聰明、愛傷人、易被誤解的女巫挑戰了世人對善與惡先入為主的判斷。
by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1771
窩在溫暖的被窩中看完吉本芭娜娜的『柬鳥』(ㄐㄧㄢˇ),是作者一貫的輕柔哀愁風,不過這次看完的感覺比較不抑鬱。
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
將近十年時間,我彷彿被一襲由各種事物緊密編織而成的網罩安穩地包覆著。只要你一直待在裡面不出去,你並不會特別感知那裡面的溫度。要不是你一離開就再也回步去,你甚至不會發現你曾經待在一個像那樣的地方:一個冷熱適中的安全罩。對我來說,那就是海,是整座小鎮,是山本那一家人,是媽媽,是住在遠方的爸爸。這一切把當時的我緊緊地包著。雖然我一直是個幸福快樂的人,但昔日的情景偶爾會不經意浮現眼前,因而悲傷難抑。在那樣的時刻,首先出現的畫面,永遠是帶著小狗在海灘上嬉戲的柬鳥,以及牽著單車微笑走在夜路上的陽子。
最近看了三本最新出爐的漫畫。
《網球王子38》對四天寶寺之戰只要再搶下一勝就能晉級決賽了。沒想到接下來的雙打1,竟演變成由手塚與本該已退出網球社的千歲展開單挑對決的變相單打賽!!兩位同樣探究「無我境界」堂奧的高手間,終極之戰即將引爆!!
簡直是徹頭徹尾的搞笑漫畫,發球前還能"發功"預測第幾球自己會得分咧!邊看邊覺得有點生氣,就像第一次少林足球的時候,雖然很好笑,但會邊看邊生了起氣來----足球是很困難的運動!才不是像你這樣惡搞就能隨便進球的!
這是前幾天看的兩本青少年小說,《當幸福來敲門》是德國作者寫的,是現代的小說,一個曾受母親虐待的少女在孤兒院的生活,經歷了一些事件而產生的內心變化。《偷莎士比亞的賊》是美國作者寫的,有對於十六世紀的倫敦的摹寫,還有一個孤兒試著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還蠻有趣的呢!
歐美有很多這種給青少年看的小說,我最喜歡的是美國的紐柏瑞獎(NEW BERRY)的書,之前有一系列的版權是賣給”智茂圖書”(但因有版權的書一年一年減少,前兩年我買到的只有32本,後來版權就到東方出版社去了,所以要看要找東方出版社),舊的系列很好看之外,每年都有新的得獎作品出爐,我比較有印象的是前幾年被小魯買下的《洞》(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46098),也是好看的不得了阿!
我很喜歡看青少年小說,情節大多精要有趣,也沒什麼大道理需要洞察,看起來很輕鬆,心情也會變得很好喔~~
這是第一本讓我失望、連看完動力都沒有的動物書。
我有、也看過好一些動物書,比較popular的是吉米‧哈利的大地系列,還有其他獸醫寫的書(台灣也有個不錯的獸醫作家---杜白);也有自然生物學家寫的書,如我最愛的傑洛德‧杜瑞爾(我最愛的《希臘三部曲》),或是《雁鵝與勞倫茲》的勞倫茲;如果是主人寫自家寵物的也有,像是最紅的《馬利與我》,還有我高中時最有名的彼德‧梅爾《一隻狗的生活意見》…….,幾乎每一本都讓我愛不釋手。
地海二是敘述一名自小被當成第一女祭司養成的少女,被信仰黑暗(無名者)的祭司們洗腦般養大,而後遇見了闖進古墓中的巫師格得(地海一的男主角),兩人相互幫助脫離黑暗的故事。
一直到看起地海二,我總算切確了解為什麼我不太喜歡這系列的書了------故事起始的鋪陳過於詳細冗長。
剛剛把地海傳說一地海巫師看完啦。
不知道是不是年代較久的原因(30幾年前出版的故事),我覺得看起來有點悶,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的閱讀習慣已經被哈利波特、龍騎士這類的重口味養壞了,所以看得有些興味索然吧。
前兩天好不容易看完了有點厚的『龍騎士首部曲---飛龍聖戰』(580頁!晚些天會補上心得),開始考慮要不要買二部曲來看(三部曲還沒出),但是有點猶豫,因為二部曲要590元,打八折也不算便宜的書(不得不提提它840頁的厚重),而且拿在手上看個20分鐘就手酸,可能會成為我看一次就不會再看的書,實在沒有足夠的衝動買下來,但是又好想好想看><
然後我靈機一動,想到了市立圖書館!
查詢後得知:市圖一共有兩本二部曲(但居然沒有首部曲?!),一本在我家附近的埔子分館,但已出借;很幸運的,總圖也有一本,而且還沒被借走喔!
一早查到書況、超興奮的我便開始幻想起今晚的行程:下午上長笛課、下課後去總圖借書、回家練長笛、九點半看超星、超星完看二部曲。
非常久沒看吳淡如的書了,自從沒和靜一起住後。
據說要走出情傷,靠看她的書很有用,所以就借來看了,確實還不錯,蠻能激勵人心的。
我很喜歡序的部分,那種鼓勵人繼續活著的努力,讓我想起死亡造成的陰影。
第一次看是在大學時代,對愛情沒有深刻了解,只覺得妙津的愛太傷人傷己,卻不能理解與深愛之人分手的痛。
前些天在誠品又翻到了,看了心情簡直如雲宵飛車般衝落谷底,整個人進入悽風慘雨的幻境,完全沒辦法逼自己堅強。
我只能說,失戀的人請一定不要去看這本書,看了真的會讓人絕望無助地想死。